讓我們《去有風的地方》
- Vaniajero浮生
- 2024年2月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2月4日

這是一部唯美治癒系的劇集,找個地方慢慢地生活,得到喘息空間當中檢視自己,然後重新出發。
「鳥都要在南方過冬,人在感到疲憊寒冷的時候,也需要向溫暖的地方流動,尋找幸福的力量,快樂的力量,重新出發的力量。」

「檢視自己,重新出發」,正正是我今年想做的事。
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但有親情、友情和生活的溫度和態度,足以在默默而深重的情感中得到療癒。
主角紅豆的覺醒始於至友的離世。兩人同為「北漂」一族,在大城市中汲汲於生,日日都像紅豆工作的大堂鐘錶上的螺絲,一刻不停地透支自己的健康,沒有生活,只有工作。到頭來至友在青春未盡的歲數人生戛然而止,而紅豆也自嘲自己工作多年,看似光鮮,但仍是「無房、無車、只有一身病痛」。於是她辭了剛升職的工作,打算完成與至友到雲南旅遊的承諾,在療傷的同時去思考接下來的生活。
在過去一年我換了工作,忙碌時也曾一天工作超過十小時、連續工作超過一星期無休。其實算不上辛苦,不過工作時段在下午至深夜與我生物時鐘不太吻合,總覺得休息不足,而且週休日子不固定,也很難安排其他活動,於是變成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的狀況。
在過去兩年的時間,工作一份接着一份,我在接下工作機會的同時,並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在今年「失業」的日子裏,因沒有收入,比起不需工作的適意,更多的是焦慮。即便我有足夠積蓄負擔短期生活,但還是焦慮。那是一種錯覺,被社會洪流推着走的錯覺,逼着我們要是不做那顆螺絲就沒有價值的錯覺。我們都急,急得像被鞭子抽着去跑的馬一樣,卻搖頭晃腦摸不清方向。


「慢慢來的味道有一味很重要的佐料,是時間。」
我很喜歡《去有風的地方》中的這句話。這部劇讓人看到生活的本質是「慢」。正如紅豆說:「人跟時間賽跑的話,永遠都是輸家。」我們跑得再快,也不能讓時間停下來。在慢下來的時間,我們能看清自己,感受生活,時間才有重量。
我總算有空隙去思考到底想要一份怎樣的工作,方能讓我在工作之餘能創造更理想的生活形態。要是工作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至少不要在這個過程中本末倒置,失去生活吧。
近來得悉故人重病,許年壽難永,除卻歎息「生死以外無大事」,更是折服於其在為生命拼搏的同時,把喜樂傳開的心。劇中提到:「我們心裡珍視的東西,都是有重量的,要習慣帶著這個重量,好好生活。」在生死面前的時間會過得很清楚,珍視的人事物的重量也會很清楚,能確切感受生命和時間的重量。

「只要生活還在繼續,就會與人相遇,與感情相遇,與美好相遇」
主角紅豆在失去至友後,到了雲苗村的有風小院暫居,在這裏相遇的人都如她一般有各自的經歷和人生要面對,但同時在異鄉的旅者給予彼此善意及溫暖的陪伴,彷彿是一場美好的夢。不同於大城市千萬人卻隔門不識的疏離,作為一顆螺絲能隨時被取代、遺忘;在一個少見生面的小村落,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在人與人之間更緊密的聯繫中,一點小事也會街知巷聞,但亦能如主角所說:看見自己,感受自己真切地存在。在風光如畫的風景裏,遇上一群不計得失的善良的人,互相陪伴慢慢療傷。可以說是幻想,但何曾不是懷抱對美好的期待?
有人說:你相信什麼,就會遇到什麼。與其說是吸引力法則,不若說是你會把關注力放在你想看到的事上,你樂觀的話,連壞事也能看到好的一面。我一直記得昔語文課上的一篇「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只有我們把內心打開,才能在美好的事出現時和它相遇。

我覺得自己不屬於城市,亦不屬於鄉村。身為在一個數百萬人口城市中長大的「城市女孩」,比起熟悉的燈紅酒綠,我更喜歡山海遼闊。但若果讓我在山野住上一段日子,我這嬌生慣養的模樣大概會被山野的不便輕易打敗。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去有風的地方》對雲南旅遊的宣傳力,每一幀風景都美好得讓人產生衝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暗自打算要是三十歲的時候沒有伴侶,沒有家庭,沒有牽絆,便來一場數月的雲南、西藏、青海之旅。在脫離社會意義的「青年期」前,重拾起自己如風般瀟灑的青春。
在你面對生活和人生而感到疲憊寒冷的時候,不妨一探《去有風的地方》,向溫暖流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