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現實與非現實
- Vaniajero浮生
- 2020年12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許多對愛情及人生的看法都源自小說,也許這就成就了我很大一部分的價值觀。
我很喜歡看愛情小說,但大多愛情都不完全是主體。我更喜歡的是了解梳理作者筆下的人物在面對各種人生難題時,基於各樣的原由準則而作出決擇。
寫得好的小說和文字,原也不需要多高深,但就會給予讀者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角色的一喜一泣一笑一顰都牽動讀者的情緒。
我很喜歡佛學中所說的萬事萬物都有因果。看小說時我們多站在所謂的「上帝」視角,就像看恐怖片時會認為影中人愚蠢,會為他們陷入險境而心驚。讀小說亦然,隨着小說角色的人生感歎,因為他(她)就是這樣的人啊,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繼而誘發或遇到如此境況。
看得多了就逐漸成為局外人。我很喜歡隨着角色的人生去經歷他們的喜怒哀樂,但我並不想親身體會他們的人生,總覺得太苦、太痛、太難。然而現實中像小說主角的人很多,他們有着同樣的善良,同樣才華橫溢,同樣努力拚搏,在同樣的苦難中掙扎求存,但大多沒有同樣的人物弧光,也沒有最後的圓滿結局。大多都悄無聲息地消弭在生活帶來鈍刀子割肉般的磨難中。
那次與朋友聚餐,在討論這陣子看過的書,他們言語中略帶對愛情小說的鄙夷。他們大概不會知道世上有着我這樣的人,喜歡愛情小說,喜歡這種游離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迷離。
好幾年前在戲院觀看《愛麗斯夢遊仙境II》時,有句台詞當下讓我覺得妙不可言,牢記至今:“A dream is not reality.” ”But who’s to say which is which.”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