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未來還要心有餘裕而體有餘力地生活

  • 作家相片: Vaniajero浮生
    Vaniajero浮生
  • 2021年3月15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前陣子向朋友推薦《機智的醫生生活》,談及當中最大的感觸是劇中有我40歲時想要成為的模樣。

他問:「那是甚麼模樣?」

我答:「如果我能活到40歲的話,我希望擁有一份擅長且熱愛的事業。我期望自己能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在工作以外,心有餘裕、體有餘力去支持自己實行工作以外的興趣。」

他問:「前者確實,後者很難嗎?」

我道:「要『心有餘裕、體有餘力』很難啊⋯⋯」

「早些年可能身體較孱弱且生活習慣不佳,我常常生病,情緒狀況也不理想,做甚麼都興致缺缺。那時參加一個交流團,看見年長幾年的同學體力精神都比我好,上竄下跳的,就希望自己在那個年紀還能像他一樣。」

「再者,因為工作、環境壓力,很多人放假不是只窩在床上不想動彈嗎?」 他想了想,終是點頭認同。

在這幾年間,有一天的我開始去跑步,開始像小時候一樣去爬山,體力逐漸比十八歲的自己要好上許多。

然後,有一天遠渡重洋在大洋彼端走了一趟,過上了一段說走就走的日子。

回想曾經那段歲月,時光漸行漸遠,記憶閃缺迷離,彷若隔世。我開始懷疑那不過是場華美綺麗的夢,翩然愉悅間透出絲許虛浮的不實感。

不期然產生自我懷疑,懷疑以後的自己會否還有那腔決心、那股勇氣去孤身再走一遍。

如果40歲時我仍活着,那時的我又會是哪般模樣?

在《機智的醫生生活》中40歲的蔡頌和身上,看見良善平實的人格,出色的工作能力,熱愛生活的態度和享受獨處的時光。



Bình luận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0 by Vaniajero 浮生.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