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最後
- Vaniajero浮生
- 2020年12月2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生老病死。 生死有命,老是自然法則,病呢? 最不可控,最不能坦然接受的,大概就是病了。
為什麼是「我」? 與生俱來的,在基因裏埋伏。恁憑再努力維繫,只要一時鬆懈,就會伺機而動。
這才發現,家裏沒有一個未在醫院裏待過,沒有一個未上過手術台。 也許是太習慣,開始坦然。
他前一天已進醫院準備,到這天約定開刀的時間,我還在家中趕功課。 他似乎不需要陪伴。 明明日常生活都是靜不下來的性子,受不了獨處,偏偏在「大事」上能獨自承受,獨自解決。
手術無論大小,都有一定的風險。 我從沒有等在手術室門外的經歷。 手術開始前,我發了訊息給他,然而就像石沉大海,沒有回音。 到了手術預定完結的時候還是沒有回音。
只是小手術,一定沒有問題,我是這樣堅信。 不會有事的,要是有事早就收到醫院來的電話了。 一向靜音的電話,故意設回來電聆聲,因為手術緊急聯絡人填的是我的名字。 但一瞬間,還是有點慌。
這種「慌」很隱約,儘管這遠未至於令我行為表情有所波動。 這種慌來自於我和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開始回想,回想要是我在他去醫院前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這輩子我跟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我會感覺如何。 因為那並不是一句如何好聽的話。
看過的小說裏不止一次看到有關死亡的情節,然而大多都是悔疚的。
悔疚對珍惜的人說的最後一句話,最後一次相處的狀況,因為大多都不歡而散。
悔疚要是知道這是這輩子的最後,在這最後的最後,我應該要把珍重的心好好表達,要留下最後深刻的美好,不致畢生遺憾。
人大多都對「最後」有無可救藥的執念。
但其實人生在最後的最後,有多少人能擁有好好道別的機會?
離別,大多是猝不及防的。
往往都在寄望下次,寄望下次大概可以,可以好好說話,可以好好彌補。
然後一次又一次循環復始。
總以為還有機會,但原來那就是永別。
如果再來一次,我一定會⋯⋯ 但其實並不會,因為人生沒有再來一次,因為我永遠都不會知道何時是最後。
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把每一次都當作最後一次。 除非已被板上釘釘地判上死刑,或主動或被動的,要不然就只是句笑話。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