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喚醒我的灼燒感

  • 作家相片: Vaniajero浮生
    Vaniajero浮生
  • 2020年9月2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早幾天再一次燒傷了[1],是的,再一次,起了幾個水泡的那種。


好像每過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這樣的意外,以前打工時有過,在家煮食時也有過。


事發源於我在煮食時走神,滿腦子都是那份未寫至一半,明天要交的功課。


然後從焗爐拿出食物時,容器跌落在我手上,就這樣灼得紅腫。


讓我神魄歸位的是痛楚,回到此時此刻此地,大概沒有甚麼比身體上突如其來的痛楚更快使人清醒。


清醒過後,除了那股燒心的劇痛外,更確切衝擊我心神的情緒是生氣,氣自己的愚蠢冒失,氣自己的過錯失誤,氣自己在忙碌中加添自己的負擔。


趕忙沖水急救再行包紮,回到電腦前,深吸一口氣,頂着一陣陣的燒灼感一邊歎氣,一邊開始單手打論文的懊惱時光。


其實強烈的痛楚反倒蓋過了趕功課的焦慮煩躁,比起讓我浮動不安注意分散的後者,前者成為推動我工作的助力,有趣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我單手打字的速度也不遑多讓,功課最終在限期內順利完成繳交。


意外發生後家人詢問我為何不把碗扔出去或任它掉到地上,而是傻傻的接住了任由自己灼傷。雖有諸般解釋百種理由,但仍沒有很確切的想法。


回想起我彷彿習慣地基於各種因由放任自己受傷,早幾年旅行時試過下跌的瞬間反應決定用手護着掛在胸腹前新買的相機鏡頭而令自己擦傷。


也許是往往一個事物重重投擲過來時,我都習慣先把它穩穩接住而非躲避。也許是我不怕留下疤痕,只要痛過了,總會好的。


身體健康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有危險時嘗試先躲吧,還是不要強撐着去螳臂擋車好了。

_

[1]以前上過急救課,講師說涉及水的稱為燙傷,不涉及水的稱為燒傷,有水泡徵狀的為二級燒/燙傷。

_

圖為以前上過特效化妝的課堂作品

Comments


Join my mailing list

Thanks for submitting!

© 2020 by Vaniajero 浮生.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